“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一“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专场新闻发布会

开始时间:2023-09-18 10:03:16

点击按住拖动小窗

关闭
  • 09月18日

    直播云

    10:03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沈力: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新”重大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特别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开展政策引导、精准回应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微信图片_20230918101023
  • 直播云

    10:04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沈力:为深入解读我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及相关实施细则,反映相关政策“组合拳”稳增长、促发展成效,今天起在南京市新闻发布平台举办“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围绕“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进行专题发布,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促进文商旅消费情况作主发布,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介绍促进乡村旅游、提振大宗消费等方面工作情况及政策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发布促进文商旅消费等情况。
    • 微信图片_20230918101011
  • 直播云

    10:05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上午好! 今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速文旅市场主体培育,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构建创新载体平台,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奋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据统计,2023年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28亿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71.38%,比2019年增长44.64%;实现旅游总收入2310.6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66.57%,比2019年增长33.71%。全市旅行社接待游客量、接待研学旅游人次、演出市场观众人次和票房产出、游客满意度调查全省第一。南京文旅消费呈现步疾行稳、全面提升的发展态势。
  • 直播云

    10:06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关于推进南京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南京艺术Mall(街区)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出台《关于夜间文旅消费的实施意见》。优化文旅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和导向,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二、坚持高点定位,致力品牌打造。成立长江路、老城南、钟山三大博物馆集群聚落,建设博物馆之城,全市备案博物馆71家,等级博物馆15家,上半年年接待观众达1587万人次;开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目前全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7家;推动12家首批南京市艺术Mall(街区)试点单位建设,实施“文化小店”计划,组织开展“南京礼道”系列主题的南京文旅特色商品和研发基地评审认定,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我市夜经济发展,打造“夜泊金陵”文旅消费品牌,举办“极美南京消费焕新——2023南京文旅消费推进会”等文旅消费系列促进活动,打造文旅消费节庆品牌。支持开发高质量沉浸式演出项目,推进金陵STYLE浪漫中心、西五华里沉浸式游船项目建设,推出《金陵王府·夜瞻园》《心印·中华门》《甘宅雅韵》等沉浸式常态旅游演出。扶持演出市场和展陈市场发展,今年已评选出3批次 115部225场政府补贴剧目,目前已完成演出83部133场;共评选出2批次10个补贴展陈项目,展期共计1055天。推进帐篷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出台。促进乡村旅游与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项目的融合。
    • 1
  • 直播云

    10:09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三、推进融合发展,打造重点项目。一是构建产业融合平台。推进玄武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玄武区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和建设一批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搭建文旅消费平台。二是实施大项目带动。推进金陵小城(二期)、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项目(二期)、江心洲冰雪文旅项目、欢乐滨江项目、金牛湖主题乐园和配套产业项目、栖霞古镇等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标志性新型文旅综合体建设,建设文旅消费新产品。 四、推动转型升级,扩大产品供给。一是完善产品供给体系。发挥老门东、熙南里、长江路等国家级街区的带动作用,培育更多的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丰富乡村文旅消费新业态、提升乡村传统节庆会展、赛事品牌。开展研学旅游,扩大“研学南京成长旅行”的品牌效应。发挥会场展馆优势,提升商务会奖旅游影响力。二是提升服务品质水平。建立省、市、区直属景区联动机制,持续开展旅游景区服务品质提升竞赛,做好迎接国庆大客流各项准备工作。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优化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布局。 五、注重品牌推广,突出多元传播。构建以秦淮灯会、国际梅花节、长江文化旅游节、森林音乐节为代表的“四+X”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体系。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介,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宁观光旅游。发挥全媒体营销体系的综合效应,深挖南京文化特色,提升文都南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直播云

    10:13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下一步,我局将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紧紧围绕“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促进全市文旅产业提升。 一是进一步深化客源引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持续做好文化消费政策和对组团来宁过夜消费的旅游社按接待量给予奖补等政策的落地落实;加强全市景点的宣传与推广,推出夜摊小食街巷地图,推动游客引流和分流,推进全市文旅消费区域性均衡发展。 二是统筹指导举办文旅活动。统筹推进全市文旅活动举办,定期发布文旅活动详情、举办地点和时间明细表。鼓励市举办乡村旅游节、生态旅游节、森林音乐节等节庆活动。发布“国庆节庆活动”“演出季剧目”推荐榜单,丰富我市文旅消费产品。
  • 直播云

    10:13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琴:三是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推进长江、秦淮河等“水上夜游”品牌建设,举办演出季、戏剧节等各类展演活动。着力提升酒店服务品质和游客体验,推出一批文化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宿。发展首店经济,促进更多的首店、首演、首展、首秀、首映汇聚南京。 四是推进特色商品开发建设。开展特色旅游商品店和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基地评选工作,新增场景+、文创等活动及平台的建设奖补。联合相关部门在国庆假期前发放总额300万元的“文化小店”消费券。 五是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开展“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认定和建设,推出融合节庆、赏景、夜游、嘉年华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及旅游线路。推出戏曲、音乐会、演唱会、儿童剧、话剧等演出新产品。据统计,国庆8天全市大型活动共21场,其中5000人以上的演唱会4场。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 直播云

    10:15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沈力:谢谢。下面请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道辉就促进乡村旅游等情况作介绍。
  • 直播云

    10:15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道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南京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引擎,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涉及面广,涵盖乡村食住行娱购等多个产业,是城乡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突出品牌打造和平台搭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提档升级。2023年上半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接待游客19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4.5亿元,分别增长20.8%,14.8%。 多年来,我局围绕促进乡村休闲农业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 微信图片_20230918101016
  • 直播云

    10:15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道辉:一是探索开展“休闲农业+”相关工作,推动休闲农业做精做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相关工作,推动休闲农业与体育、教育等资源融合发展,培育出30家青少年学农基地,20家大中学生耕读教育实践基地,20家乡村特色体育基地,82家市级主题创意农园,46家会议定点单位。今年我局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休闲农业+”都市农园和康养模式,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能。 2022年,我市创新推出了都市农园项目,招募市民在近郊农园认领土地耕种,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参观体验、学农教育等,不断挖掘农业的多功能和附加值,除了会员费直接收入,还叠加餐饮、住宿、交通、活动、休闲、农产品售卖等间接收入,更好拉动乡村休闲消费,促进农民增收。项目目前已在江北新区格冠生态园等16个基地推进,今年重点围绕南京都市农园宣传推广、农园软硬件设施完善、活动举办、会员招募等内容进行提升发展,旨在为主体带来更多人气。 今年我局开展“休闲农业+康养”工作,引导康养资源赋能休闲农业发展,从全市遴选出24家资源禀赋优良、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优质、活动体验丰富的主体认定为首批乡村康养基地暨金陵老年大学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整合休闲农业直通车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康养活动为乡村休闲农业经营点引入客流,目前已举办两期康养活动,参与游客反响热烈。
    • 2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一看